2)第一百三十七章 缺席_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听明白了那些热烈争论的内容,是种近似简化版多学科会诊、病例讨论的模式,由某人提出自己曾接诊过的一个具有思辨价值的病人,无论结局好坏,都可以拿来讨论。

  在场的各科专家从各自角度阐述学科内对本病病因的看法,并对诊疗措施做出评价,总结得失。

  由于尚未出现统一微观宏观的生理体系对各科学科进行整合,这种争论往往容易发展成各说各话,体液学研究出身的布里默和解剖出身的林登基本达不成什么一致。

  一个坚持要从体液学说角度,从痰液分层、血液颜色等线索证明平衡的破坏,继而修正平衡;而另一个坚信大部分疾病必然存在实体病灶,切除后病人即可获得症状缓解甚至康复,如果找不到就是病程未发展到凝结程度,或者医生的医术不够。

  药学教授克林斯曼在理论上倾向于四液学说,但在实践上自成一派,会对各种症状提出对应的治疗药物。如对内科病或术后导致的红液贫乏,提出的药物元素补充建议中还分出了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建议,比较穷困的人建议用红铁矿磨粉少量顿服,而家境较好的可多食用一种禽肉,最理想情况是昂贵的血橙,不过能负担的人很少。

  通识讲师梅纳德在旁边给他们递刀子。啊不,是提供多学科论据和证例,有力地促进了在场各位战作一团。

  而作为明显地位高出一头的人,尽管出身体液学内科,费尔南教授很少发言。乃至很少声援自己的学生布里默,任由他被林登和克林斯曼提出的病例围攻,最多在讨论收尾做出一个非肯定的经验性结论,评价疗效。

  随着一个下肢突然发凉、苍白无脉的急病讨论以截肢并补血画上句号,终于轮到了一直在下风的布里默提出病例。

  “这个病人年龄较大,有咳嗽症状......”

  “恕我直言,你们内科病就没几个不沾咳嗽的,这已经是这几天第三个这么开头的了,不能来点新鲜的吗?”

  “那也比你一年里有六七个月时间对着再也不可能咳嗽的人好,林登。”虽然被打断,但布里默没有因此生气的意思,还顺便在工作内容上编排了林登,“我希望你那比下刀还直的脑子能分辨不同咳嗽的区别。”

  “病人所患的并不是常见的急病咳嗽,在很久前就存在。”

  “具体多久?”梅纳德问道,及时地续上了捧跟角色功能。

  “病人记不清了,但至少以月计,甚至在一年以上也有可能。时好时坏有所反复,但总的趋势在逐渐严重。”病人的主诉很模湖,而布里默的叙述很流畅,至少以克拉夫特的病例汇报经验来看,要一字不卡地在被两次插话中报出,是有备而来。

  “从最初的咳嗽,发展到痰中有血丝的咳嗽,时而爆发出剧烈的阵咳、咳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