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牵线搭桥_九零对照组女配崛起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邹美凤刚吃好早饭,正在收拾碗筷,一见她进来,忙放下东西迎过来。

  她也是唐粒的小学同学,她俩,再加上赵怡,三个人小时候形影不离,是掰不开扯不断的铁三角。

  “吃早饭没,我给你舀碗泡饭?”邹美凤拉着唐粒,“我正想这两天去找你呢,偏偏单位里要组织下乡演出,忙得抽不出空。”

  邹美凤的祖母是唱戏的,小时候家里大人忙,没人带,她是跟着祖母长大的,耳濡目染,什么《碧玉簪》,《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她从小张口就来。

  她运气也是好,高中毕业时恰好文化局招人,就顺理成章进了文化馆,因为底子扎实,几年下来,已经是安县文化馆的台柱子,经常要到处演出,不止唱戏,还演小品,打快板,说三句半。

  “别忙活了,我吃过了。”唐粒见她真要给她舀泡饭,忙阻止,“我都吃两顿了,家里吃了出来的,走到路口见着油煎包,馋得又吃了俩。”

  “哎哟,难得咱们唐粒也大手大脚地花钱了。”邹美凤打趣道,接过唐粒递来的纸包看了眼,到底还是轻声埋怨,“你攒点钱不容易,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我这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找你爸帮忙。”唐粒笑道。

  “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邹美凤说着,招招手,让一旁蹲在地上自己跟自己玩打宝的侄子过来,“去喊爷爷过来,姑给你煎包吃。”

  六七岁的小孩拍拍手上的灰,接过油煎包,笑呵呵跑隔壁去喊爷爷了。

  唐粒这次上门,是真有事找邹美凤父亲帮忙。邹美凤的祖父是个大厨,年轻时在省城的国营饭店干过,偶然认识了去省城演出的邹美凤祖母,据说是一见钟情,就跟着人姑娘回安县安了家。

  邹美凤的父亲,子承父业,也是安县国营饭店里响当当的大厨,因着他的厨艺和名气,找他掌勺做红白喜宴的特别多。

  唐粒是受刘兴发订带鱼的事启发,发现这其实是个好路子,尤其将近年关,办喜宴的人家多,只要有人牵线搭桥,一个春节她就能挣不少。

  邹美凤的父亲叫邹安和,是个白白胖胖,看上去挺和气的老头。

  他听唐粒说了想法,略一沉吟便答应了:“要换了别人,我是不愿意掺和这事的,可你也算我看着长大的,现在又下岗了,不帮一把说不过去。我给你牵线搭桥没问题,不过话我得说在前头,东西要不要全看主家自己,我不插手,而且,你得保证食材的质量。”

  老一辈的手艺人,名声看得比钱还重,要他牵线搭桥可以,可他就怕别人仗着他的名声搞小动作以次充好,那是要坏他名声的。

  唐粒笑道:“叔你放一百个心,我保证东西质量好,还便宜。”

  事情就这么顺利谈成了,唐粒跟邹安和要了份常用食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