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3章 评测报告火了_我能天天刷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片测评报告不出意外的登上了各大科技报的头版头条。

  这篇测评报告正是小猫电动车老板兼首席技术官罗同灿写的。

  报告里首先把他从发现超星系科技固态电池PPT,到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上门联系,最后成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过程简单描述了一下。

  随后便是评测全固态电池的各种数据。

  最后在比克电池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张鸿波的见证下,他们进行了骑行实测。

  三个多小时的骑行实测视屏也放了链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球所有电池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看到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写的文章,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肯定又是炒作。

  固态电池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怎么可能这么快就量产化了?

  但是当看到比克电池技术总监张鸿波的名字时,所有人都觉得事情有些不简单了。

  张鸿波在外界没什么名气,但却是圈内众所周知的技术大拿,他不可能随便为人站台的,既然他见证了固态电池的实测,那么这件事的可信度起码有30%。

  是的,哪怕有张鸿波这个技术大拿的亲眼见证,大家对固态电池商业化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的态度。

  因为这就像大家都在研究怎么登月呢,你突然说你已经能够实现火星移民了,这不是扯淡呢吗?

  抱着巨大的疑问,国内外无数电池研究专家,蜂拥而至赶到了姑蘇市超星系科技,以及安海市。

  罗同灿写那篇评测报告,目的除了是为了让人了解固态电池,本质上也是为了宣传自家的电动车品牌。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评测报告发出去不到十个小时,无数人蜂拥而至赶到了他们公司。

  纷纷提出了高价购买固态电池的请求。

  虽然知道这些人购买固态电池是为了拿回去研究,不过他购买固态电池本来就是为了组装电瓶车卖的,自然也管不了人家买回去干嘛用。

  最后每组电池以10000的价格被那些研究机构、还有生产电池的公司抢购一空。

  一共195组,卖了195万。

  至于其他几组电瓶,自然是被比克电池的张鸿波买走了。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