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二节 强渡(上)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帅,既然缅人不敢过江,那我们就过江去打他们。”

  白文选看了狄三喜一眼,脸上露出赞许之色:“不愧是我西营的好汉。”说完白文选就望了邓名一眼:“邓将军认为如何?”

  “渡江去打缅人吗?”邓名并不是没有动过这个念头,但问题还是在于不熟悉地理,如果明军想把几千甲兵x运过江去,那动静一定很大,肯定无法瞒过缅军这些本地人的耳目,也肯定打不成奇袭的效果:“白将军打算在何处渡河?”

  白文选点了点地图上缅军主力的位置:“我们就当着他们的面渡江如何?”

  正常情况下,强渡首先要找一个风朝着下游吹的日子,然后从上游进行强渡,以最大程度避免来自水上的威胁――缅甸的水师也称不上多强,因为丽江上从来没有对手,所以缅甸的水师也基本就是运输和装载用,这个只要注意一下,明军强渡江面应该不是大问题。

  接下来才是最危险的部分,根据前锋的报告,缅甸军队大概有三万左右,好像还有一些大象。就算缅军好几十年没打过仗了,但是半渡而击这么浅显的道理肯定还是懂的。强渡的正确顺序是先运一批步兵过去,建立初步的滩头阵地,然后是一批辅兵,开始构建和巩固第一批步兵占领的阵地。接着又是一批步兵……直到步兵占据了足够大的阵地并且将其巩固后,骑兵才会开始大规模登陆,在滩头阵地上和步兵一起排好队形,然后开始正面交锋。在长江岸边和孙思克交锋时,邓名就是按照这个顺序一板一眼地进行的。

  不过那时明军有机动上的优势,清军也被拖得疲惫不堪,所以明军有充足的时间来登陆。而现在缅军没有体力问题,而明军为了保证渡江时的安全必须要考虑风向,合适的渡江位置因此变得非常有限。除非对面的缅人军官都是白痴,否则他们一定会在明军渡江渡到一半的时候发起攻击,用少量步兵在滩头阵地上抵抗战象的冲锋,邓名对此可没有太大的信心。

  不过邓名知道白文选既然这么说,那就一定会有下文,所以他就耐心地等待着。

  ……

  大家商议妥当要再观察十五天,但才过了两天,就有大批新的明军赶到上游位置,而且和明军一起抵达的还有一些从八莫缴获的船只和木筏,看到明军的动向后,缅甸军队立刻判断出明军是想在上游位置尝试强渡。

  见到赶来的明军不但有骑兵,而且人数高达四、五千后,缅军收起了一部分轻视心理,开始认真侦查以防被明军打个措手不及――明军这么大模大样地出现在上游不远处让缅军有些奇怪,虽说附近所有合适的渡口周围都有缅甸的本地耳目,不过缅甸军官觉得明军无论如何都应该尝试一下隐蔽渡江吧。

  当北风出现后,明军就急不可待地开始准备渡江,见状缅甸的军官们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明军选择的渡江位置距离缅甸的主力大营也就几里的位置,还选择了一个空旷的地形――这非常有利于缅甸兵力的展开。

  “贼子们根本不会打仗。”缅甸军官几乎都立刻得出了这个结论,他们马上调动部队前去应战,将领们更让战象部队做好准备,一旦明军有数千人渡过丽江,一百头战象就会掩护着步兵发起冲锋,把不知死活的入侵者统统歼灭在河岸上。(未完待续)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伐清最新首发就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