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七节 报告(上)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元素假说,并猜测正是元素粒子中的电吸引力形成了稳定化合物。在邓名时代,成都大学是全球第一个开办炼丹系(化学系)的大学,在这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都获得了大炼丹师的称号。

  光学从欧洲传来,波动性和粒子性之争也跟着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邓名时代的晚期,一位中国的科学家(四川大学一位光学系的**师)发现了光电反应,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不久后,一位匿名投稿者提出了波粒二象性假说――这份匿名稿件没有任何论证所以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无疑是一个提示,其他研究ghk光学的**师据此完成了关于这个猜想的论文――推开了量子研究ghk的大门。

  当先进的宇宙发现了那个落后的平行宇宙后,科学家们饶有兴趣地观察了一遍邻居们的科学发展史,他们发现平行宇宙中的两个天才只剩下了一个,和牛顿一样被誉为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类的陈思源,好像被湮没在明末战争中了――中国被满清征服,对科学发展毫无贡献。而因为炼丹学没有及时在中国出现,在先进宇宙中对电磁学和炼丹学都做出巨大贡献的牛顿晚年去研究ghk了几十年的炼金术。

  因此直到平行宇宙观测站投入使用的西元一九四二年,邻居的人类依旧在使用原始的化石能源来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科学界注意到这个邻居走了一条弯路,他们的电学出现得很晚,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极度依赖各种化石能源并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在电能出现后都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的位置,也无法独享全部的研究ghk力量。或许就是因为电学出现得太晚的原因,邻居对微观粒子、维度和时空的研究ghk也大大滞后了。在观测了几年后,科学界就得出了结论:

  “总的说来,我们的邻居要比我们落后一百五十年。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获得飞行能力的时间并不比我们晚多少。因为他们走的是化石能源这条路,所以他们的飞行器居然先于电子计算机出现,这是多么不合理的科学发展路线啊――他们飞出地球的时间也不比我们晚太久,同样采用的是化石能源。而我们对星际飞船的研究ghk,是在广泛使用了植入式记忆和计算机芯片后才取得突破的。”

  在这个电能应用大大提前的先进宇宙,蒸汽机、内燃机在工业领域从未有过一席之地,而直到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设计出高能电池后,先进宇宙的人类才在西元一八五二年生产出兼有环球能力和商业价值的载人飞行器;五十年后制造出了第一艘宇宙穿梭机;再过四十年,拥有了对平行宇宙的观测能力。

  在西元两千零一十三年的时候,一个学生在通讯网上大发感慨:“在最初的能源选择上,我们这个宇宙的**师们选择了电能,今天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踏出了太阳系,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永生不灭的硅基生物的门槛;而我们的邻居还在为他们选择的化石能源道路付代价,他们最强大的国家能够使用的能量还比不上我们一个个体能够动用的能量多,并为他们仅有的那一个星球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头疼不已。”

  ……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邓名给五十一亭选址完毕后,就来到帝国议会的会场上。他面前座无虚席,所有的帝国议员都早早到场,等着听邓名对他们的讲话。(未完待续)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