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节 压力(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劳务输出去四川,四川的船厂许诺若是周培公帮他们介绍更多的熟练造船工,他们就会在卖给周培公江船的时候给他打折扣――现在四川各个船厂都知道周培公是个重要客户,经常会派来满脸堆笑的推销员,向周培公吹嘘他们的新船。如果周培公订货的话,他们就会在新船上打上安庆或者岳州造船厂的标记,以示这是大清自产的优质漕船。

  但如果周培公真的在安庆等地搭起拥有自产能力的船厂的话,他知道这些造船厂的厂主就该变脸了,估计马上就会游说邓名来扫荡他的船厂。作为邓名问题专家,周培公每天就认真钻研川西的政策法规,他的四川朋友也特别的多,知道四川的盐商和银行家都这么干过。因此一旦四川的船厂主发现他们有竞争对手的话,肯定也会效仿,而且周培公断定该要求会的得到邓名按个分赃会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响应。

  ……

  两天后,山东又传来了新的报告,祖泽溥宣称邓名本人出现在山东,而且还携带去了十万大军。

  看到这个报告后,遏必隆再次翻脸了,他亲眼看到对面的明军里有数万川军,怎么祖泽溥大嘴一张就又是十万川军。

  “肯定是在胡说八道,”遏必隆叫道:“要是邓名真带着十万大军去山东了,祖泽溥他疯了敢去和邓名打?他真有这胆子二十年前就不会藏在锦州城里吃自己人了,他是宁可吃人都不敢出城挑战强敌的性子。”

  见遏必隆开始翻老账,李国英很清楚辅政大臣真是要出离愤怒了,不过他们都明白这也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祖泽溥发现登陆的明军不多,打算去打一下沾点便宜,不过为了吹嘘自己的功绩所以要说成邓名到了山东。只是祖泽溥的这种吹嘘会给遏必隆他们造成不良后果,如果朝廷接受了他的说法,那杰书一伙儿不就成了光吃饭不干活了吗?

  经过李国英的解释,本来还懵着的杰书也恍然大悟,发觉祖泽溥这是像踩着自己往上爬,恨恨地一拍桌面:“这狗奴才,本王还没和他计较给绿营装备火器呐。”

  而朝廷看起来也立刻发觉了祖泽溥夸功的不妥,索尼和鳌拜在接到祖泽溥夸大其词的报告后,第一时间下旨斥责,责备祖泽溥不认真侦查敌情,误信人言,还把荒谬的哨探报告当做真情报告给朝廷。

  索尼和鳌拜的处置也称得上是用心良苦,他们看出来祖泽溥的争功是在贬低康亲王的作用,因此肯定不能接受;不过济南负责着南征大军的后勤,要是把祖泽溥收拾得太狠,那又担心把他吓坏了影响正常的工作,所以索尼定的调子是“误信人言”,只要祖泽溥交出来一两个斥候的人头,那这事也就抹平了。

  而且给祖泽溥下的圣旨,清廷却八百里加急第一时刻送到淮阳来,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