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节 报纸(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购买一份报纸看。等到大家养成习惯,私营报纸的发行量大增,就有希望形成良性循环。

  并不是所有的内部文书都会送到巩焴的巡抚衙门里,与巡抚衙门无关的东西,巩焴就要从报纸上得知。不但巩焴的巡抚衙门如此,其他各部门也是一样,自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报后,刘晋戈和袁象都打算为他们的下属衙门订几份报了。对此邓名当然予以鼓励,不过他规定,政府只许订阅以时政新闻为主的报纸,而小说和八卦为主的则不行。都府周报已经能够满足需要,但是叙州周报还差一点。邓名告诉袁象,如果叙州周报能够把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和故事大王的连载降低到版面的一半以下,他就同意叙州知府衙门的订报申请,否则他们也只能订都府周报。

  “这上面说你想搞什么法令?”巩焴翻出一张几天前的报纸,目光炯炯地看着邓名:“让川西的官员公布财产?”

  “是的,”邓名点点头:“我在院会提过这个设想,不过还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开始,具体的规矩也没有想好。”

  这几年,刘晋戈、袁象、贺道宁等人都是独当一面,要说他们两袖清风、一介不取,邓名是不信的。不光这几个人,刘曜、杨有才他们有了实权后,好像也有受贿的情况。就是周开荒等军方的高级军官,对无法吃空饷也感到不满,甚至公开向邓名抗议过。

  当官就要发财,这几乎是大部分人的共识。邓名身边的人大都是坚定的抗清战士,可以在最艰苦和绝望的形势下奋斗到底,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在条件变好后不会利用职权为自己改善一下生活。很多人在这么做的时候还理直气壮,觉得这是他们提着脑袋抗清到底应有的待遇。

  成都最清廉的官员恐怕非熊兰莫属,不过这也是因为熊兰倒戈过三次,其中一次还是在邓名出城后插旗叛乱,断了邓名的退路——虽说万县那时是破城一座,熊兰不倒戈,明军也没有坚守,不过因为担心邓名会秋后算账,所以熊兰一直最老实,兢兢业业地守着他的印钞机。

  不过最近熊兰也越来越放肆了,尤其是上次的缅甸凯旋仪式后,熊兰认为他已经彻底洗白了,而且也是邓名看重的人了,所以趁夜提着礼包去拜访熊行长的商家老板也逐渐多起来。

  “最早就是今年年关吧,我会说服院会进行一次大赦。”邓名告诉巩焴,他根本不想追查之前几年的贪赃行为,再说也没法查。严格说起来,邓名垄断翡翠和象牙生意也是一种以权谋私,只不过没人敢查他罢了:“以前无论有没有贪赃、受贿的行为,院会都会一概赦免,同时每个官员都必须公布他们的财产。往后每年都要公布一次,如果财产增加,需要说清来源。自己报,如果被证明隐瞒,就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