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魏文长_三国武将战秦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祎一出魏延营门就飞马而去,魏延随即就后悔了,追他又来不及。魏延派人去观察杨仪等的动静,才知道他们全都准备按照诸葛亮生前安排好的计划,各营依次引兵撤退。魏延得到消息十分震怒,趁杨仪尚未发令撤军,自己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魏延、杨仪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一日之内,文书都传递朝廷。

  刘禅就此事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蒋、董二人都保证杨仪而怀疑魏延。杨仪等劈山开道,昼夜兼行,随魏延之后到达。魏延先到后,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等,杨仪等命何平在前抵御魏延。何平斥责魏延先到的行动说:“丞相归天,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行动!”

  魏延的兵士知道魏延理短,便不听他的指挥,部队全都散去。魏延只是与他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马岱砍下魏延的脑袋交给杨仪,杨仪起身用脚踏踩魏延的头说:“庸奴!还能干坏事吗?”于是诛杀魏延三族。开始,蒋琬正率领宿卫各营扶丧北行,行程数十里,魏延被杀的消息传来,他又返回。起初魏延不北往投降魏国而南往返蜀,其本意只是为了杀掉杨仪等。

  平日诸位将领一向不和睦,当时时论也认为一定由魏延接替诸葛亮。魏延也自视为此而已,并非想背叛蜀国。魏延如果想背叛蜀国,早就带着家人投奔魏国了,不可能只逃往汉中,可叹魏延,有勇有谋,如果真是魏延接替诸葛亮,那么历史发展到什么样子,真是不可测。

  至于还有一点为后世一直各执一词的便是魏延的兵出子午谷之事,这个话题仿佛自从有了魏延之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争论,基本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诸葛亮,一派支持魏延,吴范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对于子午谷则是认为魏延可以拿下长安,但是也是会守不住。

  先说魏延的观点,魏延提出:“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延的战略就是带一万人,从子午谷急行军十天天到长安城下,发动突然袭击。长安的守将夏侯楙年轻胆怯无谋,全靠是皇帝的女婿才当上关中统帅的,遭到突袭一定会惊惶失措的逃走,剩下的都是些文官,根本守不住城。拿下长安后,坚守等待诸葛亮大军的到达,这其间的军粮可从长安城中的官仓或民间获取。

  魏国听说长安失陷,调集大军杀到长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