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制改革和新法_三国武将战秦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囊括了吴范手下除曹优在执行秘密任务外所有高级将领,包括再外驻守的曹仁,王平等人均是赶了回来,王平先是在沮授的引荐下拜见吴范,吴范在王平的身上多少看到了王源的影子,也不免又有所感伤。

  除了群臣之外,吴范还让昨天殿试的八人也参与其中,众人见少了黄姓男子,但吴范没有提起,众人也不在意。

  群臣分两列排开,一文一武,武将为首的是曹仁,羊祜,祖茂,邓艾,王平,高顺,张辽,黄忠,阎行,以及曹仁所带来的吕翔,吕旷兄弟。唯独不见陈到。

  文臣为首的则是沮授,在其身后的为孔鲋,法正,刘晔,许靖,刘巴,朱陶,刘涣然后是昨天的八名殿试学子,钟繇,满宠,韩浩,枣祗,公输朗,欧陶,刘徽,赵爽。

  而站在吴范身边的仍然是不变的太史慈,吴范看到自己手下人才济济,便开口道:“本王自荥阳起事以来,全仰仗各位的细心辅佐,将士们浴血奋战,才获得这尺寸之地。”吴范看了看众人然后接着说道:“然而江山易得,故土难守,今日我等便要在此为我们这片江山定制新政,各位可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吴范说完便开始了此次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国家的称号,经过孔鲋为首的众人讨论认为,现在已经不适合再用黄金军的称号,且已已经扶持傀儡田假为齐王,齐国的称呼也不合适,最后在法正的建议下,我军当以华夏自居,为万国至尊,且吴范上承天意,下皆黎民,匡扶六国,剪除暴秦。

  吴范也绝对华夏这个称呼不错,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

  于是吴范立国为华夏国,定都琅琊,军队除一部分从荥阳带出的一万人老部队仍叫黄金军外,其他士卒均为华夏军,旗帜军装一同改制。

  吴范为华夏国国君,立吴广妾室李氏为西太后,黄氏为东太后,立李氏的两个女儿为庆阳公主和安阳公主,黄氏的女儿为德贤公主。但皇后和妃子的人员吴范还没有准备册立,此事吴范还需慎重考虑。

  然后记下来就是官制改革,秦朝的中央官制皇帝下设三个最高官职即太尉:中央掌军事最高官员,丞相,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最高行政长官,御史大夫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使并管理下属各郡。吴范对其设置很是苦恼,所以率先改革的就是中央官制。

  吴范在后世三省六部的基础上,三公仍设立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