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83.渔场海域分层_黄金渔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些思想动员。秦时鸥本来就没想真的卡住他们,当做给了哈姆雷一个面子。他挥手示意尼尔森带领渔夫们离开了,反正他们不可能真的得到什么。

  这样哈姆雷感到脸上有光,拍着秦时鸥的肩膀一个劲说有事找他没事也找他大家以后多多走动,秦时鸥说你和你的妹夫尼尔森多多走动吧,这次也是卖面子给尼尔森。

  哈姆雷总算发现他这个妹夫还是有点用了,就笑容可掬的点头。

  勘探船使用的是水下机器人和蛙人搭配,其中他们使用的水下机器人看上去比秦时鸥从西西里的罗宾汉号上得到那一架要简陋的多,喷射口更少,摄像头也不具有三百六十度的旋转能力。

  水下机器人技术发展迅捷,现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走在世界前列,这东西用途很广,在水质监测、打捞与救助、船舶表面清理、海洋石油平台安装维修、海底地形探测、海洋资源勘探、海底管线铺设检修、水下考古、水下观光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作用。

  另外,说起来这东西叫水下机器人,其实一点‘人’的样子都没有,更应该叫做潜水器,倒是秦时鸥得到的那一台有机器人的样子,起码它有机械臂。

  秦时鸥没有离开,他留在勘探船上,明着说想看看水下机器人怎么工作,实际上想知道这些人看到西西里的罗宾汉号沉船惨状后的反应。

  不过,他不是纯粹说谎,因为他也确实想看看水下机器人的工作流程,渔场的一些工作可以由水下机器人来完成的,比如采珠、采蚌等等工作。

  随着水下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一些传统的水下作业不再采用蛙人了,一些渔场打捞工作也不用渔夫了。

  相对来说,蛙人和渔夫的作业深度顶多百米左右,只能在船只闲置、风平浪静时进行作业,遇到涨潮、风浪及浑浊水域的情况作业就会受阻。

  而采用水下机器人不光潜水深度增加,对水域、风浪也没有特殊要求,甚至使用它们造价也更低,工作效率却更高。

  随着水下机器人进入海洋中,相关信息通过网线传递了上来,船上的好几台电脑都出现了不同方向摄像头所采集到的信息。

  海水是分层的,但这不是绝对的,只有优质海域才能达到这样的分层要求,恰好,大秦渔场的水质无比清澈,能看到海水分层的场景。

  一般海洋学上认为,从海面到水下六百五十尺的部分叫做光合作用带,比如现在,机器人穿入到水下一两百米的时候,一直有阳光存在,这片海域的水藻海藻生长的最为茂盛。

  机器人继续往下走,从六百五十尺到水下一千尺叫做中层带,这叫中层带,通过摄像头传递回来的图像信息看,这里也有微弱阳光,不过已经黑暗起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海藻也很少了。

  从水下一千尺到一万尺,这就是深层带了,再往下就是深渊带和超深渊带,在这样的海域是绝对没有自然光的,所以科学界认为也没有什么生物。

  但大秦渔场的海域就推翻了这个观点,水下机器人进入深层带后,偶尔可以看到有胸棘鲷、黄鳍金枪鱼、大菱鲆和深海鲈鱼的身影。(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