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四章 小额助农贷款,倭商到来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贷的。”

  郭大靖笑着说道:“小额贷款嘛,也确实不宜太多。十两顶天,应该足够了。”

  正如老百姓所算计的那样,只要今年收成不是太差,借上几两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而郭大靖想的则是拉动消费,促进商品生产和货币的流通。并利用小额贷款扶持百姓,让他们开展各种农副业,生活得能更好。

  有了军票就是好啊,以前很多需要钱才能办的事情,现在都能迎刃而解。

  当然,控制还是非常必要的,就保持现在和粮食的兑换比,就不担心什么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说白了,不能走大明宝钞的失败之路。完全不懂经济规律的混蛋们,可是把大明的信用给败光了。

  郭大靖和百姓们又聊了一会儿,才起身上马,与乡亲们挥手告别,向着大连继续赶路。

  内部稳则外战强,内兴则外盛,这个道理郭大靖比谁都清楚。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明,亡于内乱,而不是外敌。

  而东江军要想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辽民百姓的支持。他们生产,他们制造,他们参军,也只有让他们生活得好,才能持续地给东江军提供动力。

  回到大连,郭大靖便马上写了书信,派人快马送去旅顺,请陈继盛调整政策,并如实汇报了与方正化见面的情况。

  随后,郭大靖便投入到工坊的军工生产中,在迅速熟悉了生产制造的流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开始了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

  ………………..

  时间在整天忙碌的人们眼中,过得很快。也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觉得时间难熬。

  小额无息贷款很快就在金州开始实行,有一技之长的人家立刻看到了增收的机会,也解决了他们没有启动资金,无法打造工具、购买原料的困难。

  很快,农村里出现了不少铁匠铺、木匠房,以及编筐编篓、补锅锔碗等手艺人。

  而对于这些非农职业,官上还没有缴税这么一说。也就是说,他们只有赚的,没有赔的,最多不过是白辛苦。

  对此,官上也乐见其成,方便了军民的生活,只要不耽误布置下去的工作就行。

  修整道路、建窑烧砖、兴修水利等工作,按照计划分到各村。按照出工情况,都给予适当的军票补贴。

  这既是让老百姓增加收入,提高积极性,又能拉动消费,甚至还有扩大就业的影子。

  发行军票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既能买粮,又能购买其它日用品,与银子无异,老百姓也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新货币。

  只要信用建立起来,主要的粮食和食盐能得到保障供应,流通就没有阻碍。

  尽管是内循环,但老百姓创造的价值远超过所支付的军票,东江镇内部的财富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

  当然,现在看得还不是很明显。毕竟,毛文龙和陈继盛等人,还惦记着一年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