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恤民苦枉为帝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们的精神面貌,看他们是不是脸带菜色、愁眉苦脸,便能知道。

  “这样说来,增加人口将是重中之重的任务。”毛文龙喝着白开水,还挺有滋味的模样,说道:“现在,东江镇军民总共是近二十万,离四五十万的目标,还差很多。”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既然毛帅也比较确定建虏会闹大饥荒,人口就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辽东还是要驻有相当的兵力,与朝鲜亲明派的关系也要搞好。”

  从建虏统治区逃出一个辽民,建虏的生产力就减弱一分,东江镇的人口就多一个。

  这是个此消彼涨的翘翘板效应,明年的大饥荒,则是最好的时机。而东江军要多点布置,甚至是展开大量的袭扰行动,以帮助辽民脱离建虏的统治。

  四五十万也只是一个小目标,郭大靖还想着在山东、北直隶的辽民能回流到辽东。

  背井离乡的滋味不好受,那些辽民在异乡的日子也不好过。只要让他们看到辽南稳固,东江军有抵挡建虏、保卫他们的实力,回流是有可能的。

  而随着小冰河期大灾害的蔓延,再过上几年,山东、北直隶也会遭到灾害的破坏和摧残,这就又给辽民回流创造了条件。

  或许不用几年,从西向东逃难的流民,就会出现在北直隶和山东。陕西、山西、河南……

  这就不限于辽民了,只要给口吃的,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饥民,就会蜂拥而来。

  谈论半晌,毛文龙和郭大靖等人再次启程,向着南关方向疾驰而去。

  ………………

  北京,皇宫。

  崇祯正看着一本奏疏,是奉命去陕西招抚流民的左都御史杨鹤上奏的。

  这已经是第二次上奏,第一次上奏朝廷,杨鹤请求拔款赈济灾民。只要老百姓饿不死,自然不会去造反,已经造反的也再招不到人。

  崇祯接到上奏后,思之再三,终于“慷慨”地拔出十万两银子,让杨鹤赈济灾民,平定民乱。

  皇帝觉得自己已经很大方了,可杨鹤却不知好歹,又上奏疏,还是要钱,这让崇祯十分地不爽。

  “携十万金往,度一金一人,止可活十万人。而斗米七钱,亦止可活五十日耳。”

  杨鹤呀杨鹤,活十万人不是活嘛,能活五十天难道不该庆幸,山呼万岁嘛?难道要让朝廷养流民一辈子?

  崇祯很生气,提起笔,刷刷点点地写了回复,“贼势猖獗,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朝廷就这么点钱,既然作乱的贼寇太多,赈济不过来,还不受招抚,那就杀了。人没了,也不用拿钱养他们了。

  嗯,当皇帝就应该有这杀伐果决的气魄,杨鹤太软弱,洪承畴还不错。

  崇祯有些小得意,用自己的智慧和气魄,终于是解决了一个难题。

  放下这本奏疏,崇祯又拿起了一本,打开阅看,竟然又是有关西北闹灾的。

  陕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