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河对峙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夹攻。”

  毛文龙深以为然,觉得登岸并不是太过困难,难的是向纵深挺进,攻打海州卫城,以及成犄角之势的两个营寨。

  “有三协人马同时登岸,分别进攻,使建虏难以互相支援,胜算可期。”毛文龙伸手指了指,说道:“相互呼应,可也是分兵迎战。”

  “毛帅判断精僻。”孔有德用力点头,说道:“有几十艘炮船掩护,有三座浮桥抵岸,建虏必败。”

  刘兴治沉吟了一下,笑着说道:“若是在冬季进攻,江河封冻,便要考虑另外的战术打法了。”

  冬季嘛?众将纷纷思索着这种可能,那可是建虏铁骑最擅长发动作战的季节,东江军对此的训练和准备,似乎还不足。

  毛文龙微微颌首,说道:“反其道而行之,在冬季亦使建虏无逞凶之机。大靖倒是也有此设想,但还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

  “郭帅现在已经杀入建州了吧?”尚可喜向着东面看了看,笑着说道:“老巢被砸得稀巴烂,建虏却也无能为力。”

  孔有德连连点头,说道:“建虏已经难以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既便是更大的动员,凑出来的人马,在战力上也下降很多。”

  在老奴和皇太极继位初期,建虏总动员的话,也就是十六至六十的男人全部上阵,应该有十万左右的兵力。

  适龄的,机动作战的人马约在六万左右。而经过征伐朝鲜、攻打旅顺、南关,再加上遵化大战,建虏在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损失了三万多。

  人口的自然增长,根本抵消不了战争的损耗。为了保持兵力,守住广大的地盘,建虏不能不放宽年龄,不断地进行补充。

  所以,到现在为止,建虏看似还有五万多人马,但已经接近极限,再动员的话,也不会增加很多。

  也就是说,东江军在总兵力上已经压过建虏,再加上需要守卫的地盘不大,在兵力调动上远比建虏要更加从容。

  从前景来看,东江军能够不断扩充,与建虏兵力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也是毛文龙和郭大靖等人能够保持乐观,并初定三年平辽的信心所在。

  “每年发动两至三次大规模作战,争取消灭它万八千人,三年平辽就有七八成的把握。”

  毛文龙轻摇了下马鞭,带着些许的笑意,说道:“本帅期待那一天,与你们举杯庆贺,欢庆胜利。”

  “胜利是肯定的,也许用不上三年。”

  “只要粮草物资能供上,一年多次发动也不在话下。辽南、辽东,建虏的防守总会有漏洞。”

  刘兴治含笑附和,虽然信心十足,可却不说大话。在他看来,郭帅的计划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如无特别大的意外,自会如期完成。

  只不过,郭大靖的一些想法他知道得比较多,看问题的思维也与众将略有不同。

  比如郭大靖将要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