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城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势的唯一办法。可惜,在接近大功告成之时,被东江军一举破灭。

  如今想再故伎重施,已经绝不可能了。东江军实力大增,后金哪还有抽调兵力,长途远袭的机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上汗王才知道,真是既不快活,又累得要死。

  多尔衮仰头望着寂寥的天空,心绪繁杂,直想大声吼叫,发泄心中的愤满。

  …………………

  不管多尔衮有多郁闷,整个战局的急转直下,已经脱离了他的预计。

  要速战速决的建虏第二机动兵团,兼程行进,直奔赫图阿拉,也是一头撞向惨败而不自知。

  战略主动权的易手,建虏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辽南东江军只须两三万,借助于武器装备的优势,便能守得固若金汤,已经完全有实力开辟第二战线。

  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济尔哈朗所部可能会与郭大靖所部同时赶到赫图阿拉。但瑚星阿的主动出击,却给建虏的布署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在得知赫图阿拉已经空虚之后,三千多枪骑、五千余飞骑组成的快速部队昼夜兼程,直扑赫图阿拉。

  如果瑚星阿固守赫图阿拉,郭大靖不会舍得用宝贵的飞骑攻打城池,枪骑兵又数量不多,只能是步兵推进至城下。

  而骑兵集团的奔袭,却提前了至少两天的时间,赶到了建虏所谓的龙兴之地——赫图阿拉。

  此时,瑚星阿所部能够侥幸存活的极少数建虏,因为钻山林的关系,还没有赶回来报信儿。

  赫图阿拉城内只有从各庄园仓惶逃回的建虏,以及居住城中的近千的满人平民。

  号角声呜咽,如哭似泣,可现在,大军压境,一千四五百建虏军民想哭也来不及了。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要负隅顽抗,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差不多都登上了城头,拿着各种武器拼死一战。

  明万历三十一年,老奴始建赫图阿拉。两年后,又增修外城。

  内城周长两千米,老奴及其亲族居住。外城周长四点五千米,居住精悍部卒。外城北门外,铁匠、弓匠分区居住。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老奴即汗位,建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定都于此。

  五年后,老奴迁都沉阳,赫图阿拉被尊为兴京。

  如今,十年已经过去,赫图阿拉只是名义上的“龙兴之地”,却再无加固修缮,有些城墙已经破败。

  可能,这也是瑚星阿不愿守城的原因之一。可不论如何,东江军的目标不变,因为这是具有政治意义的攻克,不在于消灭多少敌人,缴获多少物资。

  刘兴祚和刘奇士等军官稍微商议了一下,便展开行动。飞骑散于城外游弋,截杀可能逃出的建虏,枪骑兵则下马列阵,勐攻南门和东门。

  几十架火箭发射器被重新组装起来,上百枝火箭装填完毕,四百炮兵做好了发射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