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四章 沿着浑河前进_逆天换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黄金水道”将呈现出繁荣之景。特别是辽沉之地,水路将成为最大的向外商贸通道。

  尽管在明初之后,水路便成为运输粮饷物资的通道,但开发程度远远不够。

  而直到百年之后,自然环境未被大破坏,河道宽阔,虽也有狭窄之处,却很适合航行。

  “郭帅率军攻克鞍山驿,并向辽阳推进后,在长宁、长定两堡附近登陆,应该是最为安全。”张焘对浑河沿线的情况差不多了然于胸,向毛承禄作着介绍。

  “如果继续北航,离辽阳较远,在黄泥洼、长安堡登陆,可向西南方向推进,切断辽阳之敌退路,但与主力的呼应配合,就要困难一些。”

  其实,沿着浑河继续航行,可在柳条寨、武靖营登陆,直接阻断辽阳、沉阳之间的通路。

  甚至于,可直逼沉阳,捣毁敌老巢,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击败建虏,迫使其向北窜逃。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的难度,则是越远越大。

  毕竟,水路的勘测不是全部,最远也只到达过长安堡。水情不明,对于水师自然是较大的风险。

  而黄泥洼、长安堡、长宁堡、长定堡等地,都是辽东长城关隘的一部分,将辽河套挡在外面。

  辽河、浑河水运的粮饷物资,在明朝的初中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供给辽东军队的。

  说白了,在这些堡寨附近登陆,是最为保险,最为方便的。而浑河的大部分流域岸边泥泞,人马难行,对步兵登陆、物资运输,都是相当困难。

  所以,张焘倾向于前两个登陆地点。至于柳条寨、武靖营,情况不明,太过冒险。

  毛承禄也知道这些情况,尽管他心里是希望越深入越好,但也要考虑到水师的困难,以及步兵在哪里登陆更加有利。

  “如果长安堡可以的话,还是要更好一些。”毛承禄比较小心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登陆后不需大距离的行进,便能截断辽阳建虏的退路。”

  张焘微微颌首,说道:“那我现在就派出快船,前往勘测。如果可行,我军便在长安堡登陆。”

  要配合主力,自然是把建虏的精锐骑兵调得离辽阳越远越好。

  同样,飞骑团出动,与登陆步兵共击建虏机动兵团时。在相距较远的战场,建虏的精骑也无法得到辽阳守军的协助。

  水师的相对自由行动,是建虏所难以防范的。这也是多尔衮一直担心的原因,不敢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辽阳,与东江军决死一战。

  除了航道的情况不明,以及登陆的便利与否,基本上没有其它困难,这也是水师面对建虏的厉害之处。

  同样,水运粮草物资,也是最快捷、便利、节省的运输方式。如果航道和水情没有问题,沿着浑河能够直接到沉阳,再到萨尔浒,直至清原。

  也就是说,水路运输物资,能够紧跟东江军的进攻步伐,不用太过担心后勤方面的问题。

  这也是东江军大举发动,并要一举平辽灭虏的底气所在。后勤问题能够解决,就算不能以战养战,也不担心粮弹不继。

  】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