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六十三章 基建狂魔的钢铁城墙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舍得这么干,工地的工人加上水泥厂、钢筋厂、沙石厂等工人,共五六千人,一天就花掉秦川七八十石粮食和三百多两工钱。

  虽然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但总体上还算顺利。

  这三百步长的城墙建成之后,其实就是一排加固版的楼房,地基也就是后世乡镇那种楼房的样式,一格一格的,每个间隔之间隔着三丈,建成之后每一层会有五十个房间,一共三层,可以用来当仓库、办公房、营房等。

  整座地基由地梁和桩基组成,由于下面都是黄土实层,所以地梁只打了三尺深,每隔两丈又挖有一个六尺深的地桩,和地梁一次性浇筑成桩基。

  忙了一个半时辰之后,整个地基框架浇筑完工了。

  秦川命人用麻袋湿麻袋盖在上方留出的钢筋上,进行保水养护。

  傍晚时分,他摸到混凝土表面已经硬结后,便让人开始浇水,混凝土要有充足水分进行水化,否则表面会形成龟裂、起砂,而且强度上升会很慢很慢。

  浇水的过程要持续七天左右,每天要浇五六次。

  孟家庄只有几口水井,周围也没有溪流,所以只能从汾河取水,开工之前就有几百号人从岚河把水挑回来,蓄在大水缸里,或者直接倒进城墙前面的护城河里。

  施工队并没有停工,而是忙着轧钢筋、截铁丝、造模板、锯支撑圆木等等。

  后世的高层建筑打好地基二十八天后,经检测合格才能往上建,秦川等不了那么久,因为天气快冷了,而且他建的城墙只有三层楼,对地基的要求不是很高。

  所以,五天后秦川便让工人往上扎钢筋,支模板,包括把二层楼顶的钢筋和模板都要支好。

  这个过程估计需要五六天,期间地基的模板没拆,而且要继续浇水,等一楼所有墙壁的钢筋都扎好,模板支好,底下的地基强度也差不多了。

  到那时,就可以把所有墙壁和楼顶一次性浇筑完成。

  扎钢筋期间,那位关中平原的大盐商汪赫仑派人送来消息,最多十日后他的船队会运着粮食抵达黄河碛口渡,请秦川即刻发运铁料和铁锅前往碛口渡交易,他得赶在黄河结冰之前赶回

  这次,他运来了八千石粮食,要生熟铁各十万斤,大小铁锅一万口。

  秦川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召集运输队。

  早在一个月前,他就让严三七增加了铁锅生产线,如今铁锅厂一天能产六百口锅,月产量将近两万口。

  黑山铁场也增建了一个大鉴炉,扩大了生熟铁的产量,不论铁锅还是铁料,他都有充足库存。

  铁料铁锅和随行的粮食,共三百五十辆骡马车,车夫和力夫共八百人,还让罗大牛领七百先登营和三百虎豹营随行护送。

  从娄烦到碛口渡要八天路程,他们大概要二十天左右才能回来。

  地基浇筑完成的第十天,地面一楼的浇筑工程开始了。

  天刚亮,秦川就出现在了城墙一层楼顶的模板上,踩着脚下的钢筋网,开始指手画脚。

  工地忙碌起来了,这次的比上次还多,共一千人,每个小组五十人,一刻不停地炒着水泥浆,一桶桶水泥浆源源不断地吊上楼顶,倒在墙壁的夹槽里。

  没有机械的时代,要赶速度就得靠人多。

  大约一个时辰后,墙壁全部浇筑完了,接着轮到楼顶。

  秦川曾考虑过用预制板,就是小时候农村建平顶楼那种用水泥和钢筋提前预制,建楼的时候再调上去放置形成楼顶的预制板。

  但这东西不够牢固,不安全,所以还是直接采用钢筋浇筑水泥的方式,浇筑的楼顶厚约六寸,也就是后世的二十公分左右,每隔一丈远还浇筑有一道横梁,用来承重。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楼顶也浇筑完工了。

  等楼顶的水泥浆表面凝固之后,秦川又让人用麻袋铺满整个楼顶,到了傍晚时分就开始浇水养护,同样要养护七天左右。

  和上次一样,五天后,秦川又让工人们往上扎钢筋,开始排第二层的模板。

  按照这个进度,再过二十天,城墙就可以全部浇筑完成了。

  到时候,就会出现一堵前所未有的钢铁城墙。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