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 踏雪出征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冰雪封山道路难行,但刚做好决策,郑崇俭便立即开始调集兵马,并于第二日清晨立马向各处要道增兵。

  他知道,秦川绝不可等闲视之。

  果不其然,增兵当日前线便传来急报,各处要道周围忽然出现大量关帝军探马,部分探马还绕过明军大营哨探后方。

  郑崇俭不敢安坐后方,连忙启程前往古交堡以东三十里的角子崖大营准备亲自指挥。

  驻守角子崖大营的是阳曲参将何志光,原驻军七千,获得郑崇俭增兵之后,角子崖大营的守军达到了一万二千兵力。

  而且大营建于角子崖东侧的山梁上,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四面山坡都挖有壕沟,设拒马,山上备有大量礌石滚木,火炮四十余门,其中五门从佛郎机人购买的大炮,去年卢象升便是用此炮将古交堡轰塌了几乎一整面城墙。

  拥有大量兵力和火炮,且占据优势地形之下,何志光对于抵抗关帝军是信心满满。

  郑崇俭刚到,何志光便带着他四处查看地形,巡查防务,一圈坐下来,郑崇俭对整个角子崖大营很是满意。

  防务严谨,易守难攻之地,谅关帝军再强也攻不上来。

  增兵第三日清晨,劳累数日的郑崇俭尚在营房中沉睡,忽然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听到各种急促的号令之后,便匆匆穿衣跑出营房。

  到了大营西门一看,依稀可见数里外一处山梁上出现一支骑兵,驻马梁上,清一色火红衣甲,在朝阳中格外妖艳。

  “红衣侍从!”

  郑崇俭不由脱口而道。

  他虽然没亲眼见过红衣侍从,但这名字早已如雷贯耳,纵观南北东西,没有任何一名将领让自己的亲兵护卫穿戴如此明艳的盔甲,那无疑是在告诉敌军:主将在这。

  只有秦川敢这么做,足可看出此人的狂妄。

  郑崇俭不知道的是,只要那一袭红衣的骑兵出现在战场上,关帝军必然军心鼓舞士气高昂。

  这是几年来无数次大小战斗中无形建立起来的精神旗帜。

  此时此刻,秦川正站在山梁上,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明军大营。

  山梁下,刘有柱率领的一万无当营正踏着积雪,沿着汾河有序地朝角子崖进军。

  雪中行军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积雪被大军踩踏之后会融化,导致道路泥泞,整体行军速度缓慢。

  好在征途并不远,仅三十里路,哪怕这一趟带了上百门大炮,也只需一夜行军便可抵达目的地。

  角子崖山高险峻,在山上建军堡难度很大,但西北汾河河畔有一道缓坡,所以郑崇俭将军堡位置就选在那,正好卡住河畔的道路。

  军堡去年下半年开工,直至大雪封山才停工,如今那座东西南北各宽一百五十步的军堡初具雏形,四周城墙已建起了一人高左右。

  因为军堡所在的位置地势较缓,所以郑崇俭没有派兵守军堡,而是全部集中在山上大营里。

  秦川自然不会傻到强攻角子崖大营。

  这一趟他足足带了三十门天威将军炮,还有红衣将军和大佛郎机各四十门,共一百门大炮,小佛郎机和虎蹲炮共两百三十门。

  他要把角子崖大营轰成渣。

  在刘有柱的指挥下,大军抵达角子崖大营以西五里处便停了下来,开始生火造饭就地休整。

  仍在山梁上观察敌情的秦川也将一条条命令传下去,开始布置战术,炮兵的测距兵也纷纷跑到前方开始测距测角度,并事先确定炮位。

  大半个时辰后,关帝军开始吃早饭。

  明军也在吃早饭,但关帝军营地那一锅锅热乎乎的炖羊肉香气直飘到角子崖,令他们口水直流,手中的粗粮大饼和稀得能照镜子梳头的粥水,也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所有明军都知道关帝军的伙食比他们好了不知多少,一日三顿,两顿荤腥,饭管饱,肉管够,养得关帝军个个身强体壮战无不胜。

  又过了两刻钟,关帝军开始往前推进。

  一百门大炮被推到角子崖大营三里处,安置在测距兵事先画好的炮位。

  刘有柱一声令下,三十门天威将军炮率先开火,三十道火舌划破天际直贯角子崖大营。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