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关二爷照耀我去战斗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南铁。

  秦川当然不会做卖国贼,既然北边的蒙古诸部已经做了建奴的走狗,南边又卖不动,那就只能大宗卖西边,小宗卖周边了。

  西边有叶尔羌和乌斯藏,还有刚被皇太极赶到青海的林丹汗,光是这几家,有多少铁都能用他们的牛羊马匹来换掉。

  至于种田……秦川在后世虽然是农村出身,但自从出到城市读书,就把种田忘得差不多了。

  这个时代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也没有优良种子,他这种半吊子估计还比不上一个农民伯伯,他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弄无穷多可以耕地的牲口、打造农具、兴修水利,再搞来新的粮食种子,剩下的就交给农民伯伯了。

  这几件事得尽快了。

  给娄烦乡民借了一批粮食后,他现在还剩四千六百多石粮食,六千两银子。

  孟家庄和矿场的人口还有一千八左右,这么多人,每天要吃掉将近二十石粮食。

  那五百多匹战马除了吃草料之外,还得每天喂点精料,战时得喂更多,每天又要吃掉四五石粮食。

  他还要再招一批流民,粮食消耗会越来越大,四千多石粮食顶多只能吃到明年春天。

  娄烦种的是冬小麦,要到五六月份才能收割,中间有一段时间是断粮的,所以,他还得再出去做几笔买卖。

  巴山虎、杜家,还有岚县和静乐的其他大户,都是打劫的对象。

  其中巴山虎是要一举铲除的,包括关帝山的郭彦,东葫芦川的任亮,这两人,能降最好,不肯降的话,就必须要拔出掉,尽管任亮是一条值得秦川敬佩的好汉。

  娄烦周围,绝不允许有人占山为王,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于是,秦川开始着手整军了。

  他先让手下甄别人员,孟家庄一战中,凡是畏敌怯战的乡勇,一律剔除出去,送回矿场挖矿,他可没那么多时间给这些人练胆气。

  凡是敢战的流民,年纪不太大的一律编为乡勇,不光吃得好,还每人月饷六百文钱,也就是六钱银子左右。

  戚继光的戚家军月饷按兵种不同九钱到一两五钱之间,明军的募兵月饷也按兵种不同,给一两到二两银子之间,相比之下,秦川给的饷银一点都不高。

  但如今天灾连年,那些流民有口饭吃就不错了,自然不会挑三拣四。

  至于普通流民,秦川自然没给工钱,只养着他们拿来种地。

  去挖矿的当然也能享受矿工按件计工钱的待遇,干得多的一个月也有三四百文钱,相比之下,当乡勇却有六百文钱,打仗的时候还能拿犒赏,那些有胆量的流民自然乐意。

  毕竟,有秦川管吃管住,不逛窑子的人一年下都能攒六七两银子,攒个几年就有钱买田地盖房子娶婆姨了。

  调整之后,乡勇队仍然是三百人,经过战争的洗礼,这三百人或多或少都有了变化,很多人都学会刀枪不离身了,有的甚至已经跟九箕山老匪们称兄道弟起来了。

  秦川想给自己的军队起个名,把那群老匪召集到一起,本想集思广益的,但那群没文化的一张嘴,他就一阵头大,连忙把人全都轰走。

  思来想去,秦川最终决定把军队命名为关帝军。

  因为娄烦西北面有一座关帝山,正所谓关二爷照耀我去战斗,让忠勇仁义之光充满人间。

  军队命名好之后,秦川又把那三百人拆为左中右三个营,分别是先登营、无当营、陷阵营,分别以罗大牛、刘有柱和一个叫李顶梁的老匪为营官。

  至于老黄、罗八之流,都不适合也不愿意当领导,前者太和善也太傻了,后者沉默寡言,善使弓箭,也不适合领兵冲阵。

  他们和其余九箕山老匪,便统统编为虎豹营,直属秦川。

  关帝军统领自然就是秦川,副统领为先登营营官罗大牛兼任,宋知庭仍然是军师,但已经从出谋划策变为管后勤了。

  除此之外,秦川还让那些奋勇杀敌,并拿到犒赏的乡勇去一趟矿场,现身说法,再招两百矿工,扩充军队。

  前期先暂时编五百人,尽量少占用劳动力,但军队当然也要去做工的,除去训练之外,修水利种田等都要干。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