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五章 何人拏攫银河决(三)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一位老父亲为了自己的子女,会做出多大的付出。

  “只有刘兴祚一人,往后就算是一样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再给出将军的头衔了。”

  崇祯自然不会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

  不过是特殊年代,出现的特例罢了。

  当年要是没有刘兴祚的付出,他可不信袁可立会仿若风卷残云似得,收复辽东那么多的土地。

  其中的机缘巧合也很多。

  重要的是当时的辽东,大明的威望还在,没有人会愿意给别人当奴隶,或者进一步当奴才。

  “皇上深谋远虑,老夫不及。”

  袁可立想了好一会,只找到了这么一句话,听起来就是一句奉承话,还是很谦虚的哪一种。

  崇祯内心很尴尬,深谋远虑,他自己都知道自己配不上,忽然从一位谋划了得老人口中说出。

  总觉得怪怪的。

  别看他下了多少的政令,进行了多少的变法。

  实际上推行出去的也不少,可要想说,有多少人真的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和思路。

  他是不相信的。

  只不过是因为,对皇权的敬畏,即便是不明白,照着做就成,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习惯了。

  就像是工厂每天四个时辰的上班时间。

  没有多少人理解其中的意思。

  都只当做是皇上爱惜子民,特意给出了一点闲暇时间。

  还有不少人工人,认为自己拿了那么多的的工钱,心里不踏实,要求加班。

  要不是有着严谨的上班条例。

  真的会有人去这么做,还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就是那些,已经识字的人,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崇祯沉默着。

  他不想承认,以他的身份,又不能否认。

  “辽东的战事,暂时只会有一点小打小闹了,边军李过和刘体仁,也都是在消化已经收复了的成果,而刘兴祚那个方向,收复的时间会更长。”

  崇祯放刘文秀出去,就是发现,此人和李定国都是不可多的的人才,有他在,即便是刘兴祚没多大本事。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又或者是治理当地,都没有一点问题。

  环顾一周,似乎只有湖广赈灾,会多费心一点。

  除此之外,似乎就没啥大事了。

  又走了一段路程,乘坐上了他们出门是的马车。

  悠悠的往回走去。

  官道很宽阔,也很整洁,越往回走,路上的行人就越多。

  袁可立透过马车的车窗,看着外面咯吱窝夹着报纸的人,匆匆而过。

  脑海中闪过一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以前是他们这些儒生们来断句,来解释其中的某些符合他们想法的道理,随着报刊这种新奇的事物出现。

  这种断句权利也就没有了。

  再加上其中的陌生符号,更是不需要有人,去弄一些文字游戏糊弄人。

  语言的严谨,让许多事情都发生了更多的转变。

  最大的转变就是,百姓们不好忽悠了。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