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三章露沾草(一)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光启研制出来的动力机械,在崇祯看来,只是一个应用科学,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总结。

  其中力是怎么来的,力的大小,又该怎么去表示。

  不过想到能够被人,用纯手工打造出来,往后就是往回推演其中的规律,想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力学的三大定律,要不是崇祯早就忘了。

  怕是绝对会亲手写出来不可,至于其中的公式,怎么证明出来的,那就要靠后来者去证明了。

  崇祯进门之后,卫江就搬来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

  由于经常过来窜门。

  这把椅子也就是为他准备的。

  道院徐光启的密信和奏章,一式两份的分别,几乎同一时间到达了李长庚和崇祯的手中。

  他的动力机械,也已经做到了极致了。

  所缺少的居然就是密封的问题,而前不久发现的橡胶,刚好就能够解决这样的疑难杂症。

  尽管其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毛病。

  却绝对能够安稳的运转三天的时间。

  就是维修起来,麻烦的很,需要的专业知识,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现在机械制造出来了,可要想让机械运转起来,石油是一个很难搞的物品。”

  崇祯在这个机械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储备石油。

  然而,这个时代的条件真的很落后,就是用最古老的办法,所得也是很少。

  “皇上,臣觉得,这样的机械,要想真的能够普及起来的话,少说也要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内,还得有其他方面的材料,出现新的突破,才能够降低成本。”

  为了研究动力机械这东西,徐光启花费的代价可是很多的。

  即便是有了样本。

  想要从新复制一下,需要的钢铁和其他的异变合金,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这件事,朕心里有数,不顾为了未雨绸缪,还得提前做准备,到时候橡胶厂要建设,后面的配套设施也要跟上。”

  崇祯说完,就开始想,橡胶厂到底该放在什么地方。

  那玩意的污染可是很严重的。

  最好是放在外面。

  “对了,孙传庭和高杰,还有黄得功,他们的士兵,现在适应了当地气候没有?”

  水土不服。

  崇祯在这些人出兵的时候,心中有想过有这么一出,准备的药物,看起来还算管用。

  没有人因为水土不服死亡。

  那就是胜利。

  “经过了半年的休整,都缓过劲了,南居益南大人也已经到了澳门,正在修建出海口和通往外面的官道。”

  李定国翻出了手中的一份公文,看了看上面的回复说道。

  “这样啊。”

  崇祯闻言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走了两个来回。

  突然转身问道:“大明的官员储备还有多少人?我记得,半年前的孟津决口之后,可是锻炼出了不少的官吏的,能不能抽调出来?”

  后半年,没有了天灾,更没有了历史上应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