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三章 蓄势_从师父开始的影视诸天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优待日资他也同样做到了,此时学术界以及商界对他们师徒二人的争论也就更大了。

  就比如有人说“肖途”是一个做实事有能力的学者,也有人“肖途”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

  而这样的争论在宁远此次操作之后变得更加激烈了。

  这两方都有真正爱国的学者,但也同样有一些沽名钓誉的学者,这不仅是支持“肖途”中有,就连骂“肖途”的学者中同样也有。

  毕竟有时候站好队可能比单纯的搞研究有用多了。

  对此宁远同样不会过多的理会,而且也不在乎,因为光光在学术界的争论还不足以让他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要营造的是一种全民怒斥“肖途”的大氛围,所以光光是所谓的学术界这种地方的局面,还不至于让宁远能逞心如意地被“逼”乃至于为了“自保”背井离乡。

  所以宁远要做的自然是从中下层的一种造势。

  说起来现如今的舆论同样是一个很不错的武器。

  至于原因吗?当然是如今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困难,与信息渠道的闭塞。

  同样也是因为如今民智初开,一些恶意的节奏是很容易被带动起来的,这种现象甚至在未来教育更加普及的那个年代都依旧很有用。

  所以暗中掌握好几个报社报刊的宁远自然不会忽略这一个好武器。

  所以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某一些报刊开始刊登了各式各样制造矛盾的文章。

  这里面还有不少是宁远刻意吸收后世那些专门的写法。

  看似合理实则偏颇的东西往往可以让不少刚刚接受教育或者受教育不深的民众有一种出奇的愤怒。

  这一点在以后同样试用,但现在这个年代就更有效了。

  乃至于明明在学术界都有两个派系的争论,到了如今的各类大学以及大多民众的心中帮助了日资的汪芙蕖以及“肖途”已经成了汉奸当中的头牌,也就是“狗汉奸”。

  这甚至让得汪芙蕖叫苦连连,明明已经是成为了财政司副司长的人了,都不敢去往自己的办公地点。

  至于宁远为什么敢出来,他现在要表现的就是一种“清者自清”的姿态。

  因为他需要这样一个姿态才能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记住他,这不仅是宁远如今想呈现的,也是他想让以后某些人知道的。

  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在一路走过来的时候被不少学生唾骂。

  不过宁远也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事。

  那些拉车的或者其余的一些讨生活的人都不会如此,这不是麻木,只是这个年代生计都难。

  普通人谁会去刻意看那些报纸啊,就和今天送宁远的那位车夫说的。

  “过活都难了,谁会去看那些东西,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最近在上沪买东西要比以前容易了,同样的钱可以买的粮食也多了一些。”

  “那几个孩子没必要和以前一样那样饿得不行了,虽然还是会挨饿,但起码好过了一些。”

  当时那个车夫所说的这个朴素的道理当时可让宁远都有些发愣,或许有些时候的认知可能简单的体验一番就可以很清醒吧。

  不过这也只是让宁远思考了一会,不久这件事就被宁远抛在脑后了,因为现如今的他就是要利用这一种盲目。

  利用这种来自于他刻意营造的氛围下的盲目,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如果宁远没记错的话,今天就是党主力会师的日子,而在接来下的两个月以后会发生一件大事。

  如果那件事发生了,宁远可没那么容易脱身了。

  所以他必须加快速度,蓄势之后再顺理成章的“逃离”。

  不然以自己老师的性子,宁远真怕自己会被调动任务去干一些比较不愿意干的事。

  而也正是如此,他才会故意出来“挑火”,可走着走着一个更加有意思的事却发生在了他的面前。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