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节 重耳返晋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毫无士气,哪能与我军相抗?

  两位都是识时务者,应该很清楚眼下的局势。如果能够举兵而降,不作无谓牺牲,更保全士兵性命,其功莫大焉。如若不然,我大军到时,生灵涂炭,两位之罪可就是灭族之大罪啊。

  所以寡人替两位考虑了一下,对你们的这位未来国君,何不从举兵来抗变举兵相迎呢?迎立国君,那可是大功,有此大功,两位以后的前程还用担心吗?”

  郤芮、吕省两人本就是聪明人,早知此时的形势就是重耳盛名之下,晋国人心均向,再负隅顽抗,那将陷入万古不复之境。

  但是,全天下都知道,自己是前国君夷吾的人,正是自己为晋惠公出谋划策,才导致邳郑、里克以及七舆大夫死于非命!虽然自己等人反对国君派人刺杀当时还在翟地的重耳,但毕竟逃脱不了干系!此时降重耳,万一重耳发难,分分钟可以要了自己等人的命啊。

  不降,肯定是死路一条;降了,可能是死路一条。两人商议良久,最终决定有条件投降。吕省、郤芮提出的条件就是保全身家、各无相害,也就是说只要放过他俩,他俩便投降。

  秦国主帅赢絷见两人回信后大喜,与重耳商议了一番,亲自与狐偃一道前往晋营,与郤芮、吕省会面。会面做什么?盟誓啊。

  盟誓是当时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最通用的方式,是以天帝或其他神灵为见证人、大家通过签订协议来确定某种意见的一致。比如两国解除战争状态,从此和平相处,盟誓。国君要满足大臣什么要求,大臣要效忠国君,盟誓。召开国际会议,会议通过某项或几项决议要求各诸侯国共同遵守,盟誓,不过这个可以叫会盟。

  盟誓可不单单是国家大事层面或者国君层面,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互相盟誓,比如帅哥张三受上了美女李四,除了三证六书这类规定动作外,最主要的便是“对天发誓,婚后张三将对李四如何如何好”之类的。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人与人之间这样的话“我对天发誓......”,这就是一种盟誓。

  盟誓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正式的重要的国家层面上的,往往是要设专门的盟誓台,需要牺牲,如牛、羊、猪,以牺牲之血来歃血。如国际会盟,除要在盟书上签字外,与会者还要用手指蘸牺牲的牛血涂在嘴唇或者喝了牛血以表示信守。而且这个血必须是来自割牛左耳处的那血,这便需要一个人端着盛着牛耳朵的盘子,让大家取血。这个人便叫执牛耳,执牛耳者便是会议主持者。

  然后盟书的正本往往是要交给天帝或神灵的,如果烧给上天,或投于黄河等,大家手头的都是副本。当条件有限,盟誓不能按全部程序执行时,那也可以简易版,比如两个人互相盟誓,指着天“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