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一章:激战新墙河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日军猖獗的进攻,第九战区也是早有准备,在薛岳的指挥下,第4军的第59、第102、第90师和第37军配属的第60师被调到了新墙河南岸驻防,这些部队大都是经过大云山战斗,与日军第11军交过手。

  与历史上第九战区仓促应战不同的是,此时第九战区早已判明了日军的意图,因此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加固新墙河一线的防御阵地,不像历史上那样,日军都已经到达了预定的攻击位置,第九战区还没有搞清楚人家的目标是什么。

  说到这里就不是不说一说历史上第九战区的迟钝反应了,第九战区虽然与日军第11军多次交手,但是都是记吃不记打,这个第11军不仅仅是日军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同时也是侵华日军中惟一以机动作战任务为主的野战军。历史上自从武汉失守以来,日军向正面战场发动的多次进攻,除桂南会战是由华南方面军、中条山会战是由华北方面军发动的以外,都是由这个第11军发动的。

  按道理说中**事情报工作部门对这个第11军的动向给予更敏锐、更密切的监视,但是事实上第九战区对此根本一无所知,第11军为准备此次会战,从8月中旬起即从鄂西、鄂南、赣北抽调部队,向湘北集中。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调动,无论是军事委员会的战略情报部门,还是第三、第五、第六、第九战区的战役情报部门,抑或是与日军当面接触的各部队战术情报部门,在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都毫无察觉,直到日军要发动全面攻势前一两天,才发现日军已在湘北集结重兵,足见中国各级军事情报部门的麻痹和疏懈。

  而第九战区因情况不明,对会战无从进行、也来不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其第一线守备部队第4军、第58军甚至被日军吸引,胶着于大云山,后乘夜匆匆转回新墙河以南,喘息未定,日军已开始总攻。日军成功地隐蔽了战役企图,发挥了战役突然性,而第九战区在会战第一步就丧失了时机,仓促应付,在日军闪电式的攻击面前步步失策。

  同样,第六战区对日军第13师团平渊支队和**混成第18旅团的调走也毫无所知。待1个月之后,在湘北战场发现第13师团部队南调,再部署对宜昌反攻,为时已晚;开始反攻时,日军已结束长沙作战,平渊支队即将返转宜昌。倘能及早发现,早作预备,提前数日发起反攻,则宜昌必能克复。反之,日军特种情报部门却多次破译第九战区电报,对第九战区部署行动了如指掌,所以能及时调整部署着着胜算。

  然而此时国民政府早早就知道日军的主攻方向是在长沙,所以第九战区在部队的调动上极为从容,而且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因此对于日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