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九章:蛰伏一年后的大动作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在苏德战场上苏联红军也取得了重大胜利,双方在库尔斯克进行决战,双方在此次战役**投入了270万大军和超过6000辆坦克,是整个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此役,德军损失兵力70万多人,损失坦克约248辆,损失飞机9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180多万,损失坦克6800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3500架。

  单纯的从战术效果看,此役德军无疑再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因为他们给苏军造成的损失是他们自身损失的3倍左右,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这样的战术效果是德军愿意看到的。

  但是从战略效果来看,德军却没有取得胜利。因为根据战场情况看,苏联红军在遭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下仍然能按照计划开出防线发起全面反攻,而欧洲东线德军则再也无法扭转整个东线战局。

  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但会战的胜利使苏联红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联红军又向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解放了基辅,苏联红军的各级指挥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

  会战中。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在组织方面军群之间的战略协同和战略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新编组的坦克集团军第一次用作扩大战果的梯队;航空兵彻底夺取了制空权。苏联红军战略指挥的特点是,指挥高度集中、选择行动时机适宜等。

  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素质仍然远在苏联之上,证明苏联军官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后期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三倍。

  不过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伤。

  库尔斯克会战一举扭转了苏德战争的局势。拉开了苏联反攻的序幕。事实证明,战役结束后,欧洲东线的战局演变成了苏联红军的长途进攻,苏联人收复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个东欧,一路攻入德国。并赢得了战争。德军再也不能反击或阻止苏联红军的推进,只能被迫开始了长途撤退。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3年的12月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