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十五岁之前,都得听我的_替身农妇养娃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梅谢过帮忙的汉子,叫青莲记住这些叔伯,改天登门道谢。

  姜秋菊的大黄狗蹲守在她家院门口,对着董梅几人狂叫。姜秋菊在院里喊了声“大宝”,那大黄狗就转身拔腿跑回了去。

  青柳青禾从屋里出来,青禾哇地一声大哭,扑向董梅,眼睛偷偷瞄向外面,“娘亲,大黄狗……怕怕。”

  董梅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背安抚道:“那是隔壁姜姨家的大宝,特意守着门口,保护你们呢。”

  小青禾睁大眼睛,“大宝……”

  “对啊,它叫大宝,昨个的大骨头拿去送给他,好不好?”董梅轻轻抹去小脸蛋上的泪痕。

  “嗯!”青禾重重点头,颠颠儿去灶屋桌上,端出那装有骨头的破碗。三步一回头,小心地把碗放在隔壁的门口,急急忙忙跑回家。

  乖巧的青柳赶忙打了盆水,拿了帕子递给她们,“娘,您一出门,那大黄狗就在咱家门口守着,我瞧着是不怕的。”

  “行,那下次我们邀请它来咱家玩。”说着她带青莲进了里屋。

  到屋里她脱下青莲的衣服,检查一番,发现只有腿测和胳膊肘有淤青,没有伤到紧要部位,才放下心来。

  示意青莲去灶屋吃点东西,她也要换身衣服。

  她摸摸肚子,脱衣躺在炕上。要说责任,得怪不听话的孩子,昨个说得好好的家规,今天就不遵守,还独自上山,显能耐了。话又说回来,她是监护人啊,首要责任还得她承担。

  “姐姐,肚子没事吧?要不要叫秦婆来瞧瞧?”梅娘就在炕边上,看着面无表情的董梅。

  “行啊,那你去叫。”梅娘淡淡地说。

  “……”

  青莲端来一碗粥,夹了些芹菜香干。

  她坐起身来,靠着墙,一会功夫就喝完了。

  “莲儿,你是不是不信任娘?”

  “没……没……”

  “也怪我没说清楚,你见只有两袋子粮食就心慌了。竟然偷偷跑去山里,要是今天你出事了,值当不值当?若是下次我肚子大起来,我怎么进山找你?”

  青莲低头抹泪。“你答应我,在你十五岁之前,都得听我的。”古代十五岁的姑娘能嫁人了,就定这个标准吧。

  她又看了看青莲身边的青柳,“娘的标准是你们十五岁后就是成人了,那时候可以独自决定自己的事情,这之前任何事都得跟我商量,否则就是违背了家规。”青莲青柳点点头。

  一直站门口的曹氏,这才进来,“听你娘的,往后别自个进山了,多危险,亏得没出事,否则让你娘咋活。”

  早上长庚跑来挑水,发现两孩子在家哭,好在青柳能把话说清楚,才一路跑到山上。刚才回去他特意叫来曹氏。

  院里传来几人的脚步声,曹氏道是请了秦婆过来瞧瞧。

  秦婆是隔壁上沟村的稳婆,五十出头,附近村子小有名气。据说她早年是跟着师傅学医,不知什么缘由才改行当接生婆。长庚去周家借牛车赶去上沟村请秦婆,被吴氏夺了差事,因她对秦婆家比较熟悉。

  这婆子眼睛锐利,这是董梅对秦婆的第一印象,看着是有故事的人。

  秦婆给她把了把脉,告诉她胎位不稳,需汤药调理半月,且要躺半月静养,再不能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

  曹吴帮着点头,叫她放宽心,切莫着急。

  董梅看着秦婆道:“婆婆能否帮小女看看?”秦婆瞧见脸侧有划伤的青莲,示意她过来,把过脉,检查了淤青处,摇摇头道:“无妨,没伤到筋骨,养养就好了。”

  董梅见秦婆言谈不似庸医,趁机问了许多关于养胎、分娩的事情,虽说前世耳濡目染过许多此方面的知识,但她毕竟没有生养过。且梅娘这二十五岁的身子,已经生过四胎,上胎就是因为累得早产,孩子生下就没了气。再者条件环境都不同,还是秦婆的经验可靠些。

  董梅又跟秦婆约好每月一检,临产那月七天一检。她可不想在这事上马虎!

  曹吴二人对视一眼,各自补脑,董梅当下唯有谨慎,上次的男胎就是早产夭折的。否则在这孤零零的院子喊破嗓子,也于事无补。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