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章 民俗文化大观_美丽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首先要确定一个编写框架,之后去搜集素材,然后再编写、修改、校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易,需要有多个高水平的作者参与才行。

  从图书馆和博物馆借调来的人,是很难指望得上的。晏超然对那两个单位的人太熟悉了,之前博物馆里水平很高的作者就是宋达仁,他辞职以后,一个这样的人才都没有了。至于图书馆,就更别提了,情况还不如博物馆。

  算下来,能够承担写作任务的人就只有晏超然、周方平和甄川,孙艳只能做辅助性的工作,臧雪则是美编,同样不擅长写作。三个特约编审,有两个从来没露过面,宋达仁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参与民俗文化大观的编写。

  如果梁斌还在就好了,他的水平是全编辑部里最高的,就是在全玮城市,他也是数一数二的。他既可以设计全书的总体框架,也可以承担几个章节的撰写。然而此时他已经办完了离职手续,与编辑部再无一点关系。

  汪大艰问大家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这句话是汪大艰每次开会时必说的,大家提的建议既有用也没用。

  别人说的话,如果汪大艰觉得有道理,他就会听。至于听多久,那就很难说了。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也有可能他一开始觉得有道理,后来觉得没道理,最后又觉得有道理了。

  晏超然向汪大艰说明了编写民俗文化大观的难度,提议编辑部出钱把梁斌请回来帮工,报酬不低于他原来的工资。其他人也觉得晏超然的提议很好。

  汪大艰最不想听到的名字就是梁斌,听晏超然提议花钱把梁斌请回来,其他人都表示同意,他觉得这简直就是手下人在合起伙来侮辱他的智商和尊严。梁斌免费回来帮工他都不会要,更何况还要花钱?让梁斌倒贴钱还差不多!

  汪大艰闭目沉思一会儿,才说:“梁斌已经辞职不干了,就不是我们编辑部的人了,缺了他,我们就干不成事了吗?他在这里总共干了也就是三个月时间,他没来之前,你们不是照样编过好几本书吗?以前能干,现在就不能干了?”

  人们还真不好向汪大艰解释这些问题,因为之前编书的时候,确实没有梁斌,但当时的主编尚雪峰本人就是一个文史专家,虽然很少做研究,但知识储备和经验都足够丰富。汪大艰就不一样了,完全是个外行。

  一个专家型领导可以为员工指引正确的方向,带领大家共同完成艰巨的任务。一个外行领导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走,如果再不会用人,只会令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晏超然不是梁斌,当着汪大艰的面,他说不出心里的话,其他人同样说不出口,因为他们都不想失去现在的工作。

  没有人反对,汪大艰就更有底气了,又天南海北不着边际地说了一通,最后说:“大家现在都明白了吧?”

  人们都不知道该说明白了还是没明白。要说明白了,也只是明白了编写民俗文化大观一事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但具体怎么做却一点头绪都没有。但真要说没明白,汪大艰还会云山雾绕大说一通,没准到下班都说不完。

  于是,人们都假装明白了。汪大艰说:“既然都明白了,那就开始做吧,从今天从现在就开始。”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