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刘琦之难 制度改革_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只要身在襄樊,就逃不开蔡冒的毒手。为今之计,只有趁着刘荆州还有判断能力的时候,学习公子重耳离开襄樊危险之地。自行发展势力,以策万全。”

  刘琦点了点头,又问:“那依先生之见,何地最为适合?”

  罗灵风伸出两个指头比划道:“有两处。一处为江夏,江夏太守黄祖早亡,江夏正缺能人守御,公子可以上言要求镇守江夏。二处是上庸,上庸虽然人少城低,但是与我军汉中相连,只要一出事端,我军便可出汉中之兵救之。”

  刘琦豁然开朗,大悟道:“谢先生指点,琦立刻就回襄阳求父亲大人,将我调至上庸。”

  送走了刘琦。罗灵风等人又至堂中与众人一起结束了这次宴会。

  回府的路上,罗灵风将刘琦一事,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真乃天助我也!有刘琦守在上庸,我就日后遍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荆州。不过我军自从徐州开始,连年征战。百姓虽不至于苦不堪言,但也有诸多怨言。三年之内,绝对不可再起战斗。”

  罗灵风同意的点了点头,道:“三年,在这三年中,曹『操』和孙策也应该不会妄动刀戈。孙家和我军一样,定六郡,平交州,战南越。也使他们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大大的减弱。三年之内,也无能力在战。曹『操』现在正在深入乌恒腹地,就算会胜利,也定是惨胜。三年以内,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分兵南下。”

  “是啊”诸葛亮感慨道:“三年时间也许够用了,可是亮这几日心中正为改革一事而烦忧。大汉的军制政策利弊相差太大了,非常不利于修养生息。亮苦思良久,也不得一法。”

  罗灵风一听,也明白了诸葛亮心中的担忧。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王朝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不过,综合起来看,西汉的科技进步无论是其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占优势;从哲学上看,东汉王充的《论衡》是一大杰出成就,西汉时期主要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确立了儒学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正统的儒述来讲,在当时是具有其先进『性』的,但东汉时期的儒学电突出的一个特

  请收藏:https://m.zhong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